close

从雷哥到老大看范伟的人生哲学

 
 
 
《老大的幸福》正在热播,虽然在央视播出渐入高潮、远未结尾,但笔者如饥似渴、扒门盗洞地在网上已经把全集都看完了。

       看完后的感觉很复杂,不妨用三个公式来形容。公式1:爽+痛;公式2:很爽+很痛;公式3:太爽了+太痛了。

       总之是爽快并痛苦着,太伤感、太憋屈、太揪心了。

       为什么这么说呢?首先,我们说说“爽”。 这部剧编演得都很成功。这是一部喜剧,也是一部正剧,还是一部悲剧。再说说“痛”。《老大的幸福》在标题 “幸福”中暗含“性福”的谐音,什么是幸福?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观,电视剧也按编剧、导演意图给予了阐述;那么,什么是“性福”,相信每位成年人都切身体会,但恰恰老大有性功能障碍,所以,这部剧也就在标题中暗示了悲剧的结局:最终梅好选择离开他而进入了豪门。

二、雷哥的“豆腐哲学”与老大的“幸福哲学”

         应该说,范伟与赵本山搭裆几年,演技逐渐成熟。在他出演《刘老根》中的“药匣子”时,就有人断言,范伟戏路很宽,演技已经成熟。与本山离开几年后,范伟一直保持低调。没想到,2010年,范伟高调亮相,同时上演两部大剧:《雷哥老范》和《老大的幸福》,都引起了不小轰动和收视热潮。二剧都以“洗具”中含“杯具”、平淡中显深刻见长,不同的是,《雷哥老范》给了一个喜剧的结局,《老大的幸福》给了一个悲剧的结尾。

老范的豆腐哲学

       在《雷哥老范》里,老范这的人最大的优点是热情,最大缺点是过份热情。善良中有些愚钝,憨厚中有些自卑;真诚守信,尊长爱幼,在为人处事方面甚至显得有些单纯和不食人间烟火。按北方话讲,老范就是那种凡事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的人,换作网络新词就叫“雷”。他在剧中最经典的段子当属“豆腐哲学”了。我们不妨摘录几段:

       1、雷哥对同行们的教诲:

       豆腐,是典型的贵族食品。它的发明者是汉淮南王刘安,上到皇亲国戚,下到平民百姓,几千年来谁都离不开豆腐。人们在品味着豆腐的美味,感悟着豆腐的哲学。朋友们,豆腐里有哲学呀!那么我,一直认为,豆腐的形成,就是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过程。一个人生出来,就像一粒又圆又硬的黄豆。豆子,劲儿劲儿的,梆硬梆硬的,谁也不服谁,是不是?可是呢,因为它又生又腥,没人稀得吃它。怎么办呢?就把它放在磨盘里,浇上水,一圈一圈地磨。刚开始,豆子疼啊,嘎巴嘎巴地直叫唤,慢慢、慢慢地就温柔了,软乎了,就变成了又白又嫩的大豆腐。所以说,每个人哪,从不成熟到成熟都是这么一个过程。所以说豆腐里面有哲学。(所以说,生活就是一盘磨)

       2、雷哥《厕上杂记》选段:

       豆腐,发明于贵族,流传于民间。刚开始的时候,是为达官贵人所不耻,沦为百姓餐桌上的粗茶淡饭。那么渐渐、渐渐地就被人们所认识,居然成为了皇上餐桌的御膳。人们都说豆腐美啊!它白,看着美;它嫩,摸着美;它香,吃着美。而我说,它美在品格、美在豁达、美在善于合作。它会使白菜更绿、木耳更黑,然而它又能自成一格、傲然独立。

    3、雷哥对现代人饮食习惯的看法:

       老板是苦孩子出身,就想给顾客吃那个大鱼大肉。我呢!就主张健康生活,吃豆腐。结果在经营理念上出现分歧了。(人家酒店不就指着大鱼大肉来赚钱吗?)那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一下这种传统理念呢?吃肉有什么好呀?是肉七分毒,知不知道?咱就说现在这些流行病:猪流感、禽流感、疯牛病、口蹄疫,哪个不是来自动物身上?
 
 
 
 
 
 

       4、雷哥被调离厨师岗位去当门童后的感触:

       我呀,可能是做豆腐做的,我都化境了,我都快变成豆腐了!哎呀!我要是能变成百分之百的豆腐那我就老牛了!你说豆腐为什么,就是,上到高层领导,下到普通百姓都喜欢它,那就是没挑儿啊!用文词讲,这叫随遇而安哪!跟肉炖,老香了;跟鱼炖,老鲜了;跟白菜炖,老清淡了。那我要是变成豆腐,我老高兴了!

       5、雷哥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:

       这个豆腐境界太高了,随遇而安。你做干了,我是干豆腐、豆腐皮,还可以做腐竹;水大了,可以做水豆腐、豆腐脑、豆浆;你就给我放臭了,可以成为酸豆腐、臭豆腐、豆腐乳,人要能达到这个境界该多好!

老大的幸福哲学

       《老大的幸福》用一句话概括,就是制造幸福、绑架幸福。

       老大的幸福其实很简单:租个房子,跟梅好平平淡淡过日子,把患有自闭症的乐乐养大成人。而四兄妹为了帮傅老大制造“幸福”,把简单问题复杂化,视梅好和乐乐为老大走向幸福生活的拦路虎。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,傅老大辛苦了一辈子,现在四兄妹都事业有成,也该为大哥的幸福着想了,不能再让大哥过那种清贫辛苦,甚至前途黯淡的生活了,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,决心把傅老大改造成上流社会的人,脱离原来生活圈子和情趣的人。但往往事与愿违。

       这种幸福就是遭罪。

       老大处处为别人着想,他是乐观豁达的,总把“妥了,妥妥的了”挂在嘴上,但有些时候,这种“妥”是委屈求全、违心的。长兄如父,这话用在老大身上再贴切不过。年轻时,老大为了四个弟弟妹妹的学习生活吃尽辛苦操劳,等到一个个拉扯大了以后,他仍然放不开手。他会为了帮老二的生意、老三的仕途、老四的事业、小五的婚姻而用自己的方式去尽绵薄的力量,这是一种情怀,一种父爱。老大是个真性情的男人,他会为你的快乐而快乐,为你的难过而难过。正因为如此,傅老大是幸福的,因为他是值得所有人放在心里的那个人!

       老大追求的幸福,就是简单快乐地生活。也许,正是这种平凡中有感动、细微之处见真情的生活,才是幸福的生活。“幸福就像毛毛雨”,是沁人心脾的真诚与感动。
     该剧矛盾冲突最高潮部分就是四兄妹用计逼散老大和梅好,而该剧真正的看点就在于老大和梅好被逼散后的处境。

       梅好这个人物其实很伟大。她的伟大在于,为了让老大得到幸福,她选择了离开,因为善良的她始终相信老大的弟弟妹妹是不会害自己大哥的,他们这样做完全为了老大好,只有她离开了,傅老大才会得到幸福!为了老大的幸福,梅好宁愿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幸福,也要保证老大得到幸福。从这点讲,选择进入豪门、嫁给夏老板,梅好无罪。梅好是值得同情的,因为她不明白,没有她,老大也就没有幸福!梅好最终也会明白,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,但不爱一个人,代价就更大!

      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这样感慨人生,哪有那么多完美人生,不完美才是人生!其实,这种开放式结尾留下许多想像空间。

三、范伟的人生哲学

       从《雷哥》和《老大》两部剧以及他在《耳朵大有福》、《芳香之旅》等其他影视作品中,我们都能找到范伟做人的影子。那就是:低调低调再低调、随和随和再随和、生活生活再生活。也就是事业低调、性格随和、生活平凡。再细点说就是:事业上虽有所成,但做人低调,不事张扬;交往中平易近人,随和可亲,是个老好人;家庭里平凡普通,是个模范丈夫。

       范伟早年在电影 《求求你表扬我》里就表达了独特的幸福观:
       我饿了,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,那他就比我幸福;
       我冷了,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,那他就比我幸福;
       我想上茅房,就一个坑,你蹲哪儿了,你就比我幸福。


       范伟日前接受采访时说,好好过日子就是最大幸福。他说,他把一年划分成了四段:四分之一的时间是拍戏;四分之一是和老婆、儿子在家过日子;还有四分之一是带老婆、儿子外出旅游;剩下四分之一是为老婆、孩子当厨子。在他看来,享受生活就是幸福。

       做人低调,这就是范伟,也是他的处世原则。

     处事随和,这就是范伟,也是他的生活常态。

       享受生活,这就是范伟,也是他的幸福标准。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08001234 的頭像
    f08001234

    f08001234的部落格

    f080012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